▍惠勤說
「他覺得上一代的人被污名化之後,會在心裡面留下一個烙印,產生污名的認同,進而去否認,去隱藏自己。」
引用 —— 《沒有名字的人》認同不是單選題:潘佳佐 p.159
這段經驗是不少受訪者的共同經歷,
我也心有戚戚焉。
我去戶政事務所查到(媽媽那邊)阿祖
皆有「熟」的標註,並和媽媽說時,
媽媽回我:
「那是什麼意思?是這樣嗎?不要跟爸爸說喔!」
我明顯感受到「原住民」等同於
「見不得人,以至於必須隱匿,甚至是否認」
的印記。
▍惠閔說
認同是一個過程,
當下的情緒和思考都很珍貴,
經過時間或是隨著越來越暸解自己,
會有不同的轉變。
每一個階段都有要學習的課題。
但認同與法律上的身份是兩件事。
—— 馬卡道的模樣——平埔議題系列讀書會,夥伴心裡話。
▌馬卡道的模樣——平埔議題系列讀書會會後摘錄
▌2024/05/07 19:20 場次一:生命經驗
《沒有名字的人-平埔原住民族生命故事紀實》內文,最早是在「 沒有名字的人」Facebook 粉絲專頁上連載。
或許你曾隔著螢幕讀著,同感酸楚、不捨、憐惜;或是你投身倡議已久,對於書寫暗自讚許,不吝給予鼓勵。
你更不忘分享這份悸動,感染下一位需要這些文字的人。
▍《沒有名字的人》成書背景
2013 年,原住民與環境議題風起雲湧,比如蘭嶼反核之於達悟族、卡地布部落拒遷葬之於卑南族、美麗灣渡假村爭議之於阿美族。
無論是環保團體、學生社團、原住民社群……各路人馬為了倡議理念、抗爭不公不義走上街頭。
有 5 位年輕人在這些場合裡相遇。他們因為參與社會運動,頻繁密切來往,共同點除了是學生,對於平埔族群的身分認同正處萌芽。在結識交談以後,他們逐漸得知彼此的故事,浮現「做些什麼」的念頭。
「怎麼可以沒有人看到我們的聲音?我們一定要寫下來!一定要讓更多人知道!」以箴回憶,幾位朋友從自己的故事開始書寫,後來成為書籍的第一部:「恆春半島的魔幻舞台」(p.40)。
當初在 Facebook 建立粉絲專頁張貼文章後,出乎他們意料,這些文字引發大量回響。
十多年前的社群平台,不像今天有 Twitter、Instagram、Telegram、Threads……百花齊放,「當時那算是第一波有原住民族的後裔或是年輕人,在臉書上揭露生命故事。」以箴說。
在張貼故事前後,大家經歷情緒三溫暖。起初,幾位成員會有被公眾看見的恐慌,但公開之後,收到滿多正向回應,讓他們增添不少信心。
於是他們成為一支編採團隊,從各自人脈延伸,利用課餘走訪部落、祭典、平埔青年的家裡、生活圈。
那段日子的踏查紀錄,成為書籍的第二部:群像故事:二十段旅程(p.108)。
延續去年馬卡道青年在書店沙龍分享的一連串行動 ⁰¹,
我們希望把握當下,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沉澱,
關於那些因為歷史長河、政治社會結構等因素,
形成族群/身分認同的困頓、曖昧、茫然……
藉由《沒有名字的人》圖文,
我們想聊聊彼此的生命經驗……
▍閱讀迴響:我們作為一個馬卡道,比做為一個喜歡原住民的漢人還來的難!
讀友婉如大約在 3、4 年前曾讀過這本書,他對於書中許多青年的經歷頗感共鳴,比如第一篇丁肇義的故事。
丁從其他部落尋找個人認同,婉如有深深地感觸:「我們作為一個馬卡道,比做為一個喜歡原住民的漢人還來的難!」
他試著表達這段歷程:
「以前覺得自己不是原住民——就是家族(裡的人)的各種否認,到你終於找到了那個『熟』字 ⁰²;到你找到『熟』字之後,回家追溯卻沒有任何的蛛絲馬跡、非常地少;到你開始走出你的第一步,到了不同的聚落、不同的部落,但那個又不是一個回去的感覺……那是一種行動的感覺嗎?」
以及,他述說目前陷入的困惑:
我想要說我是一個馬卡道族,我是一個原住民,然後說你又覺得自己身體裡面,就是有這麼一些成分不是這麼的馬卡道、不是這麼的原住民的時候——那我們應該怎麼去做一些事情?或者是我們要怎麼去理解自己這樣子?」
▍閱讀迴響:在找尋「自己到底是誰」的過程中,多元認同是重要的
書玲有太多「被誤認為原住民」的經驗了。但除了長相、輪廓被詢問過太魯閣族或者是泰雅族,他與家人並沒有法定身分、原民親屬間的互動記憶,更別說是有族群認同了。
後來他從日本時代的戶籍謄本,發現長輩擁有熟字註記,加上老家來自萬巒赤山 ⁰³,是日本時代的平埔大庄,他才敢斷言平埔身分。找尋許多資料後,他對於馬卡道族議題感興趣,也追蹤青年小組粉絲專頁消息。
歷經混亂認同、模糊族群印象,到目睹戶政文書白紙黑字紀錄,這一段追尋自我身分的過程中,有一場原住民族文化研習,讓他印象深刻:
「有一個老師對著我們的面說:這些平埔族出來要正名,只是想要拿我們的錢,所以我們不要被他們瓜分走。」
「我一直很介意這一句話。我就會覺得我們好像很可憐,就是我們好像在漢人裡面,找不到自己的定位;然後在法定原住民裡面,好像自己又是一個外人。所以就會覺得說,那我們到底是誰?馬卡道找到自己的路了嗎?平埔族找到自己的路了嗎?」
另一方面,他也在其他原住民族人的接納裡,得到溫暖。
「在找尋自己到底是誰的過程,我覺得多元認同這件事情很重要。我在山上教書的時候,最後部落的人也給我一個布農族的名字,我自己還是很喜歡用,就叫 Aping。」
「那一個意義給我的,其實是我可以找到自己,好像有一個鑰匙然後可以定位自己。」
▍平埔族群裡的個人,身分認同樣貌是多光譜的
婉如、書玲的身分認同歷程,和編採團隊成員惠閔、恩成、奕德、以箴、宗儒等人過往,有著類似的影子——從家人家族或許不知道、不明說,到自己發現平埔血緣,從各個管道,找尋並連結自身與族群的過往。
不過並不是每一位平埔原住民青年,都曾經歷曲折的尋根過往。
比如書中噶瑪蘭族 Tuwaq Masud 杜佤克.瑪蘇筮(#7)、巴宰族的潘軒豪(#12)、西拉雅族萬盈綠(#15),因為家族還保有族群意識,在 20 位青年之中,他們是少數從小接觸、參與族群文化工作的年輕人,這些經驗也幫助他們能自信看待及投入族群事務。
因此平埔族群裡的個人,其實身分認同樣貌是多光譜的。
如果要馬上舉出一個因為制度導致族人身分認同上無可奈何的例子,東部噶瑪蘭族是顯而易見的。
二戰後,政府曾在 1950、1960 年代,開放 4 次平地原住民的登記。當時噶瑪蘭族的花東族人,則因與阿美族通婚、混居的背景,登記為平地山胞,保留原住民身分,日後經過 15 年奔走,復名為「噶瑪蘭族」,2002 年政府認定為台灣原住民族第十一族;相較之下,當年沒有登記的噶瑪蘭族人,今日仍然沒有法定原住民身分 ⁰⁴。
因此同為噶瑪蘭族的 Uki Bauki 潘昱帆(#8),與 Tuwaq Masud 杜佤克.瑪蘇筮(#7)呈現截然不同的身分狀態—— Tuwaq 是書中唯一擁有法定原住民身分的青年。
書寫兩人故事的奕德說:「我自己在寫這幾篇的時候,會發覺其實平埔族群在不同區域、(會有)不同發展歷程,以及各自呈現的狀態,(連帶所產生的)迷茫不太一樣。」
▍閱讀迴響:尋找自己在路上,教育系統請跟上!
平埔族群因為歷史共業、社會長年不重視族群素養,尋根之人所造成的茫然感,有機會修補、化解嗎?
讀書會夥伴詠欽平時關注馬卡道族群事務。他觀察許多受訪者有個共同點,是有「重新發現自己認同」的過程,他反思,過往的教育並沒有太多機會讓學生思考「族群身份認同」,所以許多人要掌握自主學習能力,甚至有積極的求知的行動,才重新尋找自我認同、重新認識家鄉。
其他夥伴補充,在前人、各族族人努力之下,這樣的情勢逐漸好轉。
奕德提到,編採夥伴宗儒的自述故事,便有收錄在翰林出版社版本的高中國文課本裡;婉如則說,曾在某一版的社會課本中,看過平埔族群分布地圖。
從事教育工作的書玲指出,多元文化的文本也慢慢納入教育系統裡,以他在部落學校的教學經驗,文化課程不僅幫助學生找到在地認同,老師也從中受益,「因為在地認同,才讓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生命經歷。」
▍惠勤的筆記:參與讀書會即是一種行動的實踐
「族群事務不是要把每一個人都綁在家鄉,如何讓不同領域、不同地方、不同位置的人彼此連結且相互支援,形成穩固的發展網絡,並且承接每個階段的任務,也成了族群發展另一個重要的課題。」(p.142)。
書中宗緯(#03)、麒宇(#17),都曾面臨回到祖居地參與文化復振工作一些時日後,迫於現實考量,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規劃。
還在找尋真正族群身分的惠勤,在讀書會秘密基地留下幾句話:
「不同運動都是一條漫漫長路,而這經常讓人感到無助;能夠找到自身的戰略位置,其一是能夠在定錨的過程中帶來安全感。」
「其二是能夠在位置上做些什麼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,這是跟這場運動有更深刻的連結;如同受訪者提及每個人都在生活及生存之間取得平衡;參與讀書會即是一種行動的實踐。」
▍閱讀迴響:好像沒有好好的理解過,大家的境遇是什麼、處境是什麼
關注馬卡道事務的品君認為,「少數民族」有時候是相對的說法。當自身處於此一環境下,如果主事者能刻意設計、引導,可以幫助參與者,思考少數族群的處境。
在參與讀書會的時候,品君和現場認同漢人身分的朋友,暫時成為這樣的狀態。
來自現場搖滾區的陳先生思忖一會兒,以下告白:
「會有一種比較原罪的角度,去理解這些故事,雖然好像跟我也不一定有關,也不是我造成這些事。然後就是會覺得,很可以理解,對啊搞不好跟我也有關 —— 因為小時候在班上或是從同儕之間,就是想盡辦法的,變成比較舒適的那一群人,就是會嘲笑其他人之類的 —— 回頭過來看這些故事的時候,就會覺得,嗯,好像沒有好好地理解過,就是大家的境遇是什麼、處境是什麼。」
「這些事情應該都是不斷地在發生,包含對於身份的不肯定;或者是就算他要去追求自己的身份認同的時候,也會被中華民國政府承認的(法定)族群挑戰;或者是可能追尋自己的長輩、阿公那輩在做什麼的時候,他們也會去否認這件事,說『我們就是漢人啊!』滿可以理解這些事情,會是滿痛苦的。」
「看甲目屎流。」陳先生真情流露地說。(khuànn kah ba̍k-sái lâu)
▍以上摘錄「馬卡道的模樣-平埔議題系列讀書會」場次一:生命經驗
▍歡迎參與整場讀書會,獲得完整充實內容
▍書籍資訊
作者:方惠閔、朱恩成、余奕德、陳以箴、潘宗儒
攝影:張家瑋
書籍設計:陳以箴
出版社:游擊文化
⊛ 攝影:品彣、L
⊛ 視覺 & 導讀:以箴
⊛ 撰文:L
⊛ 主辦: 馬卡道青年小組 、時遇書店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